第96页

“俞总说笑了……”

气氛挺好的,直到俞福说了《赤壁》……

“现在都在说中国电影走出去,上层想的是走到美国,我不这么想,我就觉得应该立足本土辐射东亚!”

“华宜费了老大力气,鼓捣了《大腕》,听说在美国只有三家影院上映,上映了三天,没给下线了,票房还没到一千美元!”

“美国人根本不会看纯粹的华语片,他们对华语语境根本不感冒!”

“《三国》就不一样了!”

“我们要做《赤壁》,三国的故事对于东亚观众,特别是中国、日本和韩国的观众而言,实在太熟悉了,他们几乎可以随口说出每一个重要的人物和每一场重要的战役。只要拍出来,那票房肯定能够大卖”

这话很有道理,美国市场当然是全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但是美国观众对待外国电影,有点像清朝百姓对待外来文化——看不上眼。

好莱坞电影几十年的强势,让美国观众形成了只看本土电影的习惯。

华语电影,如果没有猎奇的地方,例如《英雄》那样的,很难卖出去!

《大腕》,找来了关之林、唐纳德·萨瑟兰、保罗·马祖斯基,想着搏一把北美票房,然后……

有点丢人了……

吕潇然点了点头:“三国题材在东亚地区是耳熟能详,只要拍得不是太糟糕票房肯定能够大卖。”

这个哈士奇跟他说过,吴白鸽的《赤壁》虽然是一堆破烂,但确实是赚钱了,在东亚地区尤其是日苯大卖……

但他也说了,那是部雷剧……

具体怎么雷的,他不太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