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平衡点可不好找。
于是顾松有些烦躁。
除非找到另外的大客户,那个大客户没有更好的选择,盘古工业空间站就是性价比最高的提供方。
顾松把这个问题很直白地跟古韬和保家齐说了。
结果两人哈哈大笑,古韬说道:“你把帐算得这么精干嘛?这样级别的产业,本来也没打算多少年就收回投资。更何况,这样战略级别的企业,肯定会有一些政策的。到时候,不会以比你自己成本高的方式向你提供补给。”
保家齐也笑着补充:“再者说,一旦盘古工业空间站的计划披露、开始建设,形势明朗了,外面也不是铁板一块。只怕天上要开始拥挤了,大客户不会少的。不是谁家,都有咱们的实力。”
顾松这才知道自己是因为独自从无到有开始设计这个空间站,因为应对技术挑战的牛角尖,就陷入了纯技术的思维误区里。
说得也是,从设计,到论证,到开始筹备建设,估计怎么着也是两三年之后的事。
到时候,有了天宫空间站的建设经验,才会真正上马。
至于未来的客户……
华国和hsda这样如火如荼了,一个乌拉诺斯顶得住吗?还不知道这乌拉诺斯能不能靠谱地搞定。
看样子,元老们是觉得局势不会这样僵着很久。
毕竟刚结束的esg峰会上,他们重点讨论的iter就没结果。太多新技术制高点的压力涌向了大洋彼岸,他们的资金投入被迫分散了很多。
而且注定追不上这边的脚步。
如果再等到15年……
估计会有一波冲动建设投入吧?到时候,盘古工业空间站还愁没有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