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里又没有燃料。
但这是必须去尝试的。
说是微型,其实也足够巨大了,大到必须分两次,把可分离的构件作为两个“包裹”送上天,组成一个“巨星卫星”。
再配一个推进器,就可以将它送去月背。
在那边,微型工厂还在不断分离着月壤、提取氦3和其他原料。
月背的计划里,总要有能量来源。
虽然现在送过去的太阳能电池板,效率已经甩开现有技术几个代际了。但相比起后面在那里要开展的生产规模,那点电能只是杯水车薪。
因此,才需要这么一个“微型”聚变发电机。
整个2008年,顾松的燧石计划,缓慢而坚定地往前走着。
就是开始的阶段,走得好慢啊。
就如同燧石岛,经过了几乎整整三年时间,现在还没法进入预定的常规状态。
好在那里的工厂就要开始投入使用了。
有一个独立的火电站提供的电力供应,那里很快就会使顾松的黑科技产能提升几个量级。
只有这些产能,才可能为下一个阶段的计划生产出足够规模的构件,将那艘行星际“简易”飞船的伪装版生产出来。
透过燧石岛上的摄像头,那边的无人工厂里,顾松正在远程测试。
用来测试的特种钢材正在无数机械臂的工作下,经由特定的程序加工成不同的构型。
也有专门用来熔炼特种合金和制备纳米碳材料的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