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知道哪里需要力量,以及最有效率地把力量投放过去。
行走在西川每一处的保家齐,每每听到秘书的汇报,现在最新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时候,才能压下心中的悲痛,知道那个远在燕京的年轻人,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新增的十万台谜图手机,保障着一些关键岗位的通信畅通。
这是数以百万计的传感器投放在这里,采集着最需要的数据。
这些数据,通过他架设的卫星网络,汇总到功能最强劲的服务器里,分门别类,让指挥中心知道最新的情况。
一些特殊的现场救援,由特殊的设备采集着空间结构,由人工智能进行最快速度的分析,反馈到现场提供最快的施救方案。
不能来到现场的救援力量,也可以通过他建设起来的数据中心网络,为这里提供着视频支持,比如一些手术方案。
保家齐以为,这都是搜救机器人和航拍无人机采集到的数据,这都是顾松研究了很久的人工智能在特殊领域发挥的作用。
他不知道,这都是顾松用自己的大脑完成的。
最关键的数据,是那些小圆球,在他们看不见的高空采集到的。
在香山别院的底下实验室里,那副精致的眼镜并不足以长时间支撑这种信号转换。
改进过的头盔在执行着这一切。
顾松坐在椅子上,身边放着很多的面包和牛奶。
除了这些,还有一排密封好的小试管一样的药剂,已经开了数支。
他一直闭着眼,偶尔睁开拿起面包吃,拿着牛奶喝的时候,眼睛里已经有不少的血丝。
药剂在补充着神经植入模拟信息系统高速运转所带来的能量损耗,也延缓着顾松大脑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疲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