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熟面孔不少,不仅有自己班上的,也有其他班的,倒是没看见那天碰到的那个顾松。
说起来也有点尴尬,台上讲课的“师兄”他也认识,去年从永宁一中考过去的。虽然不是他同班,但毕竟也“同学”了一年。
要搁到前年,这还是自己师弟呢。
现在看“师兄”在讲台上风度翩翩挥洒自如的样子,跟去年自己见过的提高了很多。当时高三的百天冲刺誓师大会,这家伙发言时候还有点磕磕巴巴,哪像现在,有些女同学已经明显地眼冒星星了。
燕大还真是个让人提高的好地方啊!
实话实说,曾嘉的成绩水平和“师兄”当时是差不多的。作为已经复读两年的人物,曾嘉在学习方法上、自制力上、上进心上都不差,他最需要的,也无非就是心态的调整。
此刻听“师兄”讲的内容,他都懂;“师兄”分享的经验,他也有。曾嘉只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考上燕大之后,自己也能这样。
就在这时,他无意间从窗户边瞥到了顾松。
这家伙怎么跟着一个人在窗户外面听?难道没报上名?
曾嘉狐疑地看了几眼,就见他又和那个人好像说着什么走了。
虽然心里很奇怪,曾嘉也没太关注这个事情。他收拾好注意力,又关注起课堂起来。
不是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吗,要跟“师兄”好好学一学啊,也许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帮助自己真正调整到最佳的心态。
教室外面,何青伟和顾松转完了一圈,心情放松不少。
从表面情况来看,每间教室里听讲的学生注意力还是非常集中的,没有出现很多人不耐烦或者干别的事的现象。
看来燕大学生现身说法,这层光环的效果是杠杠的。
“何哥,这边反正一切都正常,我就去忙别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