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这三教以外,又有经历过上一次天督传位的大大小小一些门派,如步云山庄、炼剑山庄、灭剑阙、情花谷、紫荧古院、吟宵醉道、泉势千秋、瑶仙宫……
还有许多在最近几百年内兴起的帮派联盟,也不乏慷慨高歌之士,披甲执锐,高举战旗,粗略一看,也是漫山遍野,有响遏行云的声势。
至于那些以个人行事而闻名,反而盖过了自己出身派门的一方豪杰,江湖散人,甚至于一些亦正亦邪的枭雄人物等等,更是千枝百流,不胜枚举了。
五皮郎中来到天督山附近之后,出示了天督使者的谕令。
方云汉就看见远处山顶上有一道镜光如柱,照落下来。
即使是在白天,那道光柱也是清晰可见,显得极其明亮,不逊于正午太阳的光辉,然而真正落在身上的时候,却是和而不烈。
只不过这一道光柱照下的时候,就连空气中最小的微粒都会被照的纤毫毕露,甚至能够看到人的念头波动在从大脑等方位传出的时候,也被这光芒照射出来,显示成一圈圈涟漪。
不过这种关注也只是笼统的照射人的神魂念头,并没有深入刺探记忆想法的感觉。
光柱照在方云汉,五皮郎中和傲迎锋身上,持续了大概有半刻钟之后,镜光忽然一深,光柱里面那种洞察万物的性质,被转化成一股奇妙的柔缓吸力。
神光接引,使得他们如同身处在一条无需自我行动的传送通道内,向着山上飘去。
方云汉的视线逆着这道光柱看去,身在半空,已经能够望见山上的风景,最先映入眼中的,就是上千座明镜台。
这千余座明镜台,都是以青玉为基,供奉着通体银白,径约丈许的大镜,镜框和玉台之上都有着许多图腾中的花纹,镜子背面则刻录有三教经文,镜子背面的中心处必然镶嵌宝珠。
明珠灼灼,有某一部分隐在暗中的人通灵感应,借助那些珠子的转动,操控所有明镜,向各方照射过去。
“这水天千道鉴,原本是上一代道门共主水晶湖主人,邀请数位好友一同打造的一套神兵,后来儒门上代一众高手也参与其中,大乘佛尊听说消息之后,亲自为其开光点化。”
“千面宝镜之力,集洞察,接引,守护,攻伐于一体,而其中最令人拍案叫绝的一种巧思,是在三教经义之中,各取部分,借取三教数万年来,亿万万门众曾研读经文留下的人道念力,汇聚成千轮人道灵光,深藏于镜体之内。”
“此种灵光,不会主动窥探登山者的记忆,但却会引起外族自身的本能反意,一阴一阳谓之道,那种反意冲动,近似于大道规则的层面,是八荒之中任何对人族怀有敌意的外族都无法隐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