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页

蒯祺是诸葛亮的大姊夫,又是荆州豪强蒯家的子弟,论情论理,诸葛亮都不能拒绝。

刘表一定要他来,是为了什么,难道是又要他入幕?

诸葛亮心生疑虑,心里有些忐忑。

马车来到刺史府前,通报之后,蒯褀从里面迎了出来。一看到诸葛亮的脸色,蒯褀就笑了。

“不要紧张,使君还没有强人所难的习惯。请你来,只是为了验证一件事。”

诸葛亮松了一口气,笑了一声:“不知道是什么事?”

“《风后书》。”

第430章 聪明误

诸葛亮脸上的笑容一僵,诸葛玄的眼中甚至闪过一抹惊恐。

诸葛亮手中有《风后书》是秘密,除了他们两人之外,就连诸葛亮的姊姊都不知道,蒯褀是从哪里知道的,刘表又是从哪里知道的?

看到诸葛亮叔侄的惊愕,蒯褀很满意。他对诸葛亮叔侄很不满。诸葛玄将诸葛亮的大姊嫁给了他,目的并不单纯。他们背井离乡,客居荆州,说是隐居隆中,耕读避世,可他们怎么可能真正做一个农夫呢。他们是士大夫,根本不会操持农活,更不可能以佃户的身份立世。他们需要土地,需要耕作土地的佃户,这些从哪儿来?除了刺史刘表的赠与之外,当然是蒯家、庞家这样的姻亲之家来供给。

蒯家、庞家愿意与诸葛氏结亲,不是因为诸葛亮的姊姊长得漂亮,更不是因为诸葛氏的家族背景——对他们来说,琅琊诸葛氏并不是什么显赫的家族,更何况他们背井离乡,一无所有。

他们是看刘表的面子。

可是诸葛亮却一而二,再而三的不给刘表面子,这让他们很不舒服。更让他恼火的是,诸葛亮藏有《风后书》这样的上古秘笈,却连一点风声都不透露给他们,还把他们当姻亲吗?

蒯祺有一种被人利用,同时又被人蔑视的屈辱感。不过,世家子弟的涵养让他不会把这些情绪摆在脸上,此刻看到诸葛亮刹那间的惊愕,他非常满意。

你以为你有秘笈,隐居参悟,就能真的呼风唤雨?错!没有家族的实力有支撑,你什么也做不成。同样,如果你不把我们当回事,你连最基本的消息都得不到,还怎么运筹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