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人那里,巴比伦人确实有很多来往沟通的渠道——之前为了修筑巴别塔就曾从希腊雇佣了很多工匠,通过他们牵线搭桥,邀请懂得军事的希腊人和雇佣兵入境,不是什么难事。

“第三件,多丽,去将王国全境的地图取来。”

多丽应声去了,回转时捧了巴比伦王国全境的舆图过来,在王后和重臣们面前铺开。

这幅舆图,是在撒尔登位之后,请了专门的工匠实地测量,在前人舆图的基础上绘制的,是当今巴比伦王国最为准确的一幅舆图。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最窄处是在哪里?”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这两条母亲河河宽水深,是两河流域的天然屏障。但现在最令人担心的,是敌人绕到巴比伦国土的北面发起进攻,越过底格里斯河,从两条大河之间的开阔土地发动进攻,派遣骑兵,沿着平原直冲而下。

古尔温顿时上前,伸手比了一个地点;

伊南一看:认得的,老地方——西帕尔。

西帕尔附近是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最为接近的地方,两条大河最窄处大约只有100公里。

伊南想了想,果断决定:“大量雇佣国内的工匠和民夫,在这个位置修筑一条用于防御骑兵的城墙——我们不妨称它为:米底长城3。”

古尔温一听就觉得这个名字很不错:它就是建来防御米底人的长城,但是也可以解释为:下令建造者是出身与米底的公主,以公主的生身之地命名,以提醒蠢蠢欲动的米底大军,两国可是有联姻关系的盟友。

总之一切遵照先礼后兵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