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他就完美解决了“依据”的问题——毕竟汉谟拉比当政多年,以前解决过的案件有过很多。所有这些案件都被作为王的“伟绩”在泥板上记录了下来。

凭借希律的记性,他可以毫不犹豫地将眼前的案件与投诉,与以前汉谟拉比的“判例”相比照。从而借助以前的判决结果,推导出适合当前案件的判决。

“这怎么是我聪明啊?”伊南笑眯眯地说,“明明是你自己想到的呀!”

“遵循先例”确实是希律目前能够使用的一个好法子,至少给他提供了一个拿得出手的“依据”,即便有人质疑反对,但也有汉谟拉比站在希律的背后,做他后盾。

现在的问题实质上就变成了,汉谟拉比以前判定的那些案例,是否真的就“公正”。

但眼前已经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相信在具体实操之中,希律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

当天,汉谟拉比召见了王室礼官们,并当众宣布了他重建“正义之门”的决定。

汉谟拉比直接公布了他的决定:“正义之门”将由希律主持,希律既然出任这个职务,就有权力将此前礼官们的决定都推翻。

这引起了礼官们的普遍不满,当即有人提出,希律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穆什钦努,并不具备王那样神授的权力,理论上是没有资格去判决世事是否公平公正的。

但是希律思考了一夜,又受到了伊南的点拨与启发,早已想到了应对之辞,当着汉谟拉比的面有条不紊地说出来,立即将所有质疑他的人全部驳倒。

连汉谟拉比都连连点头:“还是希律想得周全。”

“以本王以前做过的判决作为准绳,对于相同和类似的案件能够沿用王的判断。如果遇到新的,王此前从未判定的案例,那么希律就再将案件禀报到本王面前来,交由王根据神明的意旨做出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