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也只能装作若无其事促成你与荀家的婚事。直到看到你因荀二郎没有分寸的捉弄而伤,我才恍然看清自己的内心:我害怕的不是看着你嫁给别人,我害怕的是你这辈子不幸福,害怕自己不能保护你。”

“玥娘。”他转过脸,眸中含着一层雾气,“我今日于佛前诚心求娶,聘你为妻,你可愿意?”

“我……”她停下手中的竹筒,望着面前人真诚深情的目光,既欣喜又感到一种压力。

她还没有迈过心里那道坎,还没有解了心里的疙瘩,她还没有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答案。

她躲避对方目光,看了眼手中签筒,再次闭目摇了起来。

交给天意,如果是上上签,她就答应。她心里对自己道。

摇着摇着,忽然脑中回响起刚刚杭瑞的一句话:只因你有婚约束缚,不宜另嫁。

这不是应了那一句诗:况当受明礼,不合再嫁人。[1]

覃州在湘水之滨,荀家三年给她一封书信,她无父无母无至亲,这一切的都应了她曾经看过的一首闺怨诗《长相思》。

她忍不住开心一笑,手中一抖,一根竹签掉落。她收回神,低头捡起来,是第一十九签。

杭瑞走过来扶她起身,陪她去解签,望着杭瑞,她心里莫名轻松了许多。

恰好二夫人和二娘子刚解完签,瞧见杭瑞在感到意外,继而两人相视会意一笑,到了声在寺外等她先走了。

唐小诗将签递给大师。

大师询问了她几个问题后,笑道:“若求姻缘,此乃上上签。”

“不会吧?”她心里惊愕差点脱口而出。圆钱卡在砖缝立起来,随便摇支签又是上上签。

大师将签语给她一一详解,她面上笑着,心里却叹气:真的是天意!

旁边的杭瑞乐得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