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骑队由冒顿带领,赶往月氏国;
另一支骑队则由轲黑葛带领,赶往东胡。
这两支骑队,是头曼派出来的使臣。
“匈奴王庭单于头曼,领各部落,要求东胡和月氏两国,共同出兵,讨伐秦国!”
头曼这一次的态度非常强硬,用了‘要求’这样的字眼。
直接表达了整个大匈奴的意思。
共同出兵,讨伐秦国。
打败秦国之后,秦人的代郡、上谷郡、渔阳郡,甚至是更加东边的辽东郡、右北平郡,任东胡王拿取。
匈奴人只要九原郡和云中郡。
而秦人的北地郡和贺兰山以东的肥美草场,头曼都会送给月氏国。
那贺兰山以东的肥美草场,就是西河套地区,也就是后世的银川。
草场肥沃,矿产丰富,月氏国眼馋了很久了。
那里最早是义渠国的地方,后来被秦军占领。
战国末期的时候,匈奴趁着中原各国的大战,悄悄占领了这里。
后来三十万秦军北击匈奴,杨翁子老将军出肖关,攻击匈奴大军的侧翼。
打得就是西河套和贺兰山地区。
匈奴战败之后,退出了阴山和东河套地区,也退出了贺兰山和西河套。
秦人再次占领了这里。
贺兰山和阴山上的树木,木质坚硬而强韧,是最适合制作强弓的!
正是失去了贺兰山和阴山,才使得匈奴这么多年一直缺少强弓。
很多匈奴勇士不得不用牛角和牛腿骨来制作硬弓。
但这样的弓,硬则硬矣,却没有用硬木所制强弓的那种坚韧。
有效杀伤距离只能达到五六十步,是硬木制作的精良强弓的一半,还不到秦人弩手弩的三分之一。
大漠之上,别说是产硬木的树木,就是树都很难见到。
富裕一点的匈奴部落,只能够用牛羊从东胡置换一些产自兴安岭的木材。
受后世的很多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以为弓箭都是用竹子制作的。
但其实不然。
上好的硬木制作的弓弩,比起竹子制作的弓弩,劲力要大许多。
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只是工序十分复杂,没有竹子制作弓箭那么容易罢了。
至于箭矢,没有木材的匈奴人也只能做一些很差的箭矢。
头曼想要得到月氏国的帮助。
因为月氏国制造的箭,是最好的。
月氏国属地中有一处树林,那里产的木材最适合制作箭杆。
那个地方出产的木材制作的箭矢,甚至比秦军使用的箭还要好!
那个地方,后来被叫做张掖。
这一次,头曼下定决心,要重新夺回贺兰山和阴山!
等两支使者骑队出发,头曼这才重新集结了四万多人的大军。
开始向南进发。
并且一路收拢其他匈奴部落的溃兵和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