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远的论点,古往今来独一份!

他居然把这个论题掰了回来,在他口中,梅虽然未必一定胜雪,但已经不逊色于雪了。我少了你的天地道理,但却比拟多了一丝烟火气息。

雪在天上,梅在人间!

这种成就,远比一时的争论更加重要。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许远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因此将会产生几十上百篇论文,一定程度上推动古汉语文学的研究。

这不是一时的胜负能媲美的。

于教授,一败涂地!

于教授一时不察,脚下一软,跌倒在地。

他坐在讲台上,眼中失神,失魂落魄。

“不愧是感动华国十大人物。”曾老鼓起了掌,走上了讲台,主持大局。

有的文化人不太习惯大场面,但有些人则淡然的能够适应任何场面,曾老就是后者。在他的主持下,这一场演讲无比顺利。

也从一开始的许远和孟筱萱的交流,变成了他们三人之间的交流。

大师一出马,立即多了很多新颖的东西,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不管是曾老的学识,还是许远的角度,亦或者是孟筱萱的新时代独立精神,都可圈可点。

临到结束,曾老突发感慨:“我们搞文学的,是需要在方法上进行一些革新。但根源还是在思想上,不能本末倒置,以法乱真!有些看似有趣味性的方式,实则已经抛弃了教书育人的内核,我是不看好的。”

“我一辈子编纂和修订了那么多古书,有时候越看,越觉得古人之伟大。不是说他们有多么了不起,而是他们中有那么多人能够为了文学为了教化而付出一生的努力,不求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