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个清晨,物院的老师们相遇,只有一个话题。
李峥,磷烯,魔角。
单纯地在复杂的环境与人为调控下实现某种物质的超导,算不得什么太大的新闻,若干年前,就已经有理论研究者预测过磷烯将在一系列复杂条件下实现超导。
但从没人预测过第二个魔角!
粗览论文,会发现菁华的实现手段与袁园极其相似,都是将两层二维结构叠在一起进行转角,只不过这次扭转的角度是097°,并且实现超导的温度高了10k。
但凡用任何别的方式实现磷烯超导,也都没有这么惊人。
但偏偏是魔角的复现。
这就证明魔角很可能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且几乎必然通向更深层的地方。
表面上,这只是一个超导现象的印证。
但每个搞理论的人都十分清楚,这预示着凝聚态与量子理论的全新起点,彼岸必然存在着一块崭新的大陆,只是谁先达到的问题了。
但他们现在还来不及关注这个。
更要紧的问题是——
菁华抄的谁?
懂行的人都十分清楚,仅就石墨烯魔角而言,袁园只是一个印证者,而非发现者,真正发现它的是此前一系列的理论物理学家,在这个实验中,it的强大之处在于它有最高的资源,可以去赌最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