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把两层二维石墨烯扭转11°这种事都干得出来,可见实验物理已经误打误撞丧心病狂了多少年。
这当然是个伟大的发现,但只要在基本原理上无法解释这件事,那它也仅仅只是个发现。
这些一层层“为什么”的追问,最终无一例外地都会交给量子物理来解答。
但量子物理自己似乎都还没完成对自己的定义。
《生物物理》的课前的教室中,李峥舒了口气,合上了书。
“这次,是真的高难度挑战了。”
“不如说是撒网赌博吧。”林逾静拖滚着电脑屏幕上的论文目录道,“每种似乎有可能超导的物质,都会被用各种方法撕扯和扭曲,然后放到低温环境里通电,一旦触发超导,这辈子就稳了的感觉……”
“超导?”后方一个同学探过头来,“你们也玩那个游戏吗?不是冰+雷就能触发超导了么?”
两个人回过头,难以理解地看着那个同学。
虽然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低温+通电=超导,似乎也有道理。
在两人的严肃审视下,那位同学很快缩了回去。
“打扰了……我应该是搞错了……不玩了还不行么……”
此时,前排的莫念也回过身来,很克制地问道。
“我一直在听,可以发表意见么?”
“莫兄请。”李峥当然点头。
莫念就此双臂一摊:“其实不止是物理,生物也一样,都是在微观条件下像没头苍蝇一样进行各种各样的误打误撞,寄希望于其中某一次发现什么了不得的功能,化学大体也是如此。我很不喜欢这样,但又不知道未来除了做这些还能做什么。”
“哪怕还有一点点灵感,谁又愿意走穷举法的路线呢。”林逾静合上电脑,了无生气地双手托腮,“现在看来,我们如果想做超导,也不过是找个概率大方向,找种靠谱的物质开始误打误撞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