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逼,都可以牛逼的很单纯。
沈越岑正是这样一位,用笔和纸,借着白炽灯的暗淡微光,如恒星爆炸般璀璨而生的存在。
相传,在那个高考荒废多年的年代,无数民间大佬不得不潜心于田头和车间。
相对的,刚刚恢复高考的那一年,积攒压抑了十几年的人才如井喷般注入了高校。
沈越岑,正是此时杀出,乱杀一气,直攀至数院四大金刚之首,人称“学魔”。
据传,年轻的时候,圆周率就已经无法满足他了,相对于那一串无尽而又混沌的无理数,他更喜欢简洁优雅的质数表。
没人知道他背到了多少位。
也没人知道他到底是背下来的,还是推出来的。
也许,是刻在dna里的吧。
相传,他对自己很严格,即便退休后,依然坚持每天1小时的强身运动,在20岁的时候,他的身体素质秒杀所有20岁的同学,在他70岁的时候,身体素质依然秒杀所有20岁的同学。
毫无疑问,他对学生同样严格。
他的课,通过率从未超过30。
最残忍的一届,无人及格。
但纵是如此,依然很多人选。
有人是不服,有人只是单纯想看看他的样子,也有人……非常悲惨地被分配到了。
总之,听他的课是一种究极的折磨,更是一场究极的压榨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