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名不见经传的作者,那就要粗粗扫一圈,凭感觉判断是水货还是货真价实,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初审员拿到论文都要先谷歌一圈作者。

虽然这种判断依据比较粗暴,但是好用,大多数谷歌不出什么名堂的人,也确实是发水货论文撞大运的。

情况就是这样,所谓的导师资源,学阀权威,别的不提,单单把名字挂在你的论文上,便已是重量级的支持了。

而眼下李峥组的情况,全员默默无闻,为了增加s的成功率,照理说应该让一位成名大佬挂名的。

但李峥本人只接受周毅挂名。

可惜周毅本人在国际上的名望并不突出,他更多的经历都投在了教育上。

因此即便有周毅背书,效果依然有限。

于是,就只能用第二条策略了——

打招呼。

所谓打招呼,就是有头有脸的大佬给审稿人打个电话,告诉他有个论文不错,关注关注。

这便是导师资源,学阀权威的另一个体现。

而当今化院,在国际上最具名望,杀到最前沿的。

又是胡增武。

没办法,赌对方向就是可以应有尽有。

因此,张石磊的意思是,李峥最近尽量多巴结一下胡增武,院里当然也会做工作,但不如他自己巴结这么有效。

关于这点,李峥难免有些排斥。

“不然就在国内发吧……”李峥嘟囔道,“哪里发不是发,提高一下国内学术期刊的水平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