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质疑爱因斯坦晚年犯迷糊的物理学家,如果能活到今天,大概只能嘴硬地说“全人类的物理学家都在犯迷糊”了。
无论是量子力学还是弦论,都是在回归物质的基本单元,试图找到一套解释一切力量的统一结构。
这堵举全人类之力,半个多世纪仍然只敲下来半块砖的真理之墙,又凭什么埋怨一位老人没能在有限的晚年将其一拳击穿呢?
当然,当年埋怨爱因斯坦的人并不是在埋怨这件事。
在他们的视野里,只看到了一位老人停在了空气面前,上上下下反复摸索,敲敲打打,便笑他傻了、疯了。
直到几十年后他们真切地触碰到了那堵墙,才来得及歌颂他几十年前的伟大。
而在当世物理学家中,能冠以“伟大”之名的,大约只有教授其人了。
只因他塑造了一只空想之拳,一举击入了这堵墙的中心。
在主宰宇宙的4种基本相互作用中,杨—ills规范场论统一了其中的两个,并且搭起了与引力的桥梁。
这不仅引发了一场物理学革命,同时也是量子力学诞生的三大基础之一。
如果非要将教授与爱因斯坦相比,那么教授最大的不足在于……
他太长寿了。
长寿到退了休以后,仍然可以四处与李峥这样的年轻人合影。
而且又赶上了互联网时代。
毕竟,除了李峥这类人以外,没人会为了搞懂杨—ills规范场上网,还是八卦撕逼更契合年轻人需求。
当然,李峥也没能克制住自己,稍微八了一些卦。
不过后面的谈话,多是围绕着统一场论延伸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