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欢说:“五哥哥以后看到这几个拼音就知道字怎么读了叭?”

嗯嗯。

五阿哥点头。

宁欢肃着小脸:“那五哥哥把昨天和前天学得复习一下吧。”

嗯嗯。

宮人拿着几张差不多的纸小心打开放到五阿哥面前,小男孩看着上面的字一开始还有些懵,然后磕磕巴巴念:“x~u,xu,四声,这字念‘许’;h~u,hu,二声,念‘胡’”

他越念越顺,站在身后围观的三阿哥和四阿哥惊呆了。

学认字有多难呢?

很难!

认字几大要点:听说读写。听和说且先不提,只说读。

汉字之多浩如烟海,要记住全部读法谈何容易,基本全靠死记硬背,动辄花费数年时间。

古往今来,很多人试图想办法让认字简单些,汉时“直音法”盛行,即用其他汉字为某一汉字注音,如《说文》中提到“材,通才声”,意思是“材”和“才”同音,彼时学子即以此方法学习“材”字读法。

漫长时光中,无数人对直音法加以优化,加上平仄,形成现行的“注音法”,如“刀”可注为“到平声”。

注音法相较于直音法简单许多,但依旧繁复,且对使用者基本文化素养要求较高——“到”字不认识,如何得知“刀”的读音呢?

即便小有所成,读书时遇见生字亦是件扰人之事,若有注音还罢,否则必得麻烦别人才行。

三阿哥自己便深受其扰。

如五阿哥这般轻松读出不认识之字实在难得,三阿哥不知自己抱着什么心情问宁欢:“这是什么?”

“是拼音吖~”

宁欢巴拉巴拉解释一遍。

三阿哥恍然大悟,其实和注音法相似,只是注音法借助已有的字,而拼音独立于汉字之外,单独设立一个标准。且这个标准有个极大好处——它是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