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页

至于现在,虽然华宜看似发展不如盛达,但别忘了,咱们国内的股市,和国外是不一样的。

最起码,华宜在上市之后,市值近八百亿人民币,是无法抹去的事实,尽管那要等到零九年。但对于赵浮生而言,这倒是个布局的机会。毕竟除了他没有人知道,盛达上市之后会退市,而华宜哪怕是到了自己重生的那时候,依旧还有两三百亿的市值。

这就是先知先觉的优势所在。

最简单的数学题,每个人都能算清楚,但除了赵浮生,没有人知道,未来是什么模样。

许久之后,汪家兄弟两个人总算平静下来,看着赵浮生,汪忠军开口道:“就算你拥有未来广告,和你要投资华宜兄弟,有什么关系么?”

“呵呵,如果我说,用我手里的一部分盛达股份,交换你们手里的一部分华宜兄弟股份,怎么样?”赵浮生看着汪忠军,认真的问道。

汪忠军一愣神,随即眉头皱了起来:“这跟未来广告有什么关系?”

“如果我们达成合作,那么未来广告和华宜兄弟,完全可以建立更加深入的合作,你说呢?”

赵浮生笑了笑,平静地说道。

“我还是不太明白你的意思。”汪忠军眉头紧锁着,并没有赵浮生那么轻松,对他而言,华宜兄弟是他和弟弟的心血,把公司带到今天这个地步,他耗费了无数心血,虽然如今华宜兄弟的股东不少,但汪家兄弟依旧占据了绝对的控股权。

“没什么,如果你们看好盛达的发展,我可以把手中的股份转让一部分给你们,但你们需要用一部分华宜的股份和现金作为代价。”赵浮生重申了自己的要求。

对于华宜的发家史,赵浮生倒是有些了解。

汪忠军出生在首都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属于野战部队,经常调防,从小喜欢绘画。初中毕业之后,去当了兵。

八零年从部队复员后他进入国家机关,后任国家物资总局物资出版社美术设计、摄影记者。

之后他辞职下海,在永乐文化发展总公司任广告部经理,汪忠军的业务能力很强,几年之间,便成为当时首都先富起来的那拨人中的一个。

后来他去了美国留学,在九四年的时候,汪忠军和妻子带着十万美金回国,和弟弟一起创立了华宜兄弟广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