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是那些方士说不定一个个还都不靠谱,到时候刘谈用人之前得先分辨是不是骗子,他累不累啊。

刘彻挑了挑眉,沉思半晌说道:“你这么说的话……不如等下一次科举,你选些人出来便是。”

刘谈:……

这就连上了?

自从上次刘彻提过科举的事情之后,刘谈出了一些主意,剩下的就再没管过,甚至现在负责的是谁他都不在意。

选拔人才这种事情实在是太敏感了,能不碰就不碰,之前那是没办法,总不能让长安照搬北境国的套路,而且北境国那一套也并不十分成熟,很多东西都是权宜之计。

北境国的限制很明显,那就是人手不够,而且参加的考生资质也不是特别好,哪怕是现在,整个北境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都一点点上来了,但读书育人是个长期工程,到现在也没怎么显著。

据说今年的科举有不少别的地方的人去北境国参加,因为北境国从头到尾都没有限制过,所以大部分人才都不是北境国本地人。

刘谈听说当时还闹了不少事情,北境国当地的百姓当然不愿意,那些士人在北境王来之前,基本上是没什么当官的机会的,他们拼不过全国其他地方的人,长安那里更是能人聚堆,他们过去也是徒增羞耻。

最多也就是在当地当个小吏什么的,运气好能够当县令的左膀右臂,甚至若是入了郡守的眼那自然也是平步青云。

但这些都无法跟北境王搞出来的科举相比,只要能考上,将来就一定能当官啊。

就算不是前三甲也能直接免费进入学宫学习,这事儿哪个读书人能够拒绝?

结果还有外地的考生来跟他们争夺资源,这他们怎么可能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