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刘谈了解了一下之后就发现这个年代的灭火手段好像还比较落后,激筒这东西还没出现,仔细想一想大概要到明清时期才会出现。
看了一眼日程,算了算之后,刘谈决定让工匠们加班加点弄点激筒出来。
激筒分为岔子激筒和西洋激筒,其中岔子激筒是本土激筒,整个形状更像是水枪,外面是套筒,里面是活塞,通过活塞将套筒放入水缸中吸水,然后对着着火的地方灭火。
岔子激筒的吸水量不大,射程也有限,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便携。
而西洋激筒可以算是岔子激筒的进化版,算是半机械性。
西洋激筒由水箱、两个吸水筒、两个出水筒以及压梁和总出水管组成,吸水筒里照旧是要有活塞的,而出水筒则是能够灵活旋转,可以适应任何方位。
在使用的时候就是将压梁抬起下压,这个压梁操控的就是吸水筒里的活塞,提起的时候活塞后退,吸水筒吸入水,压下去的时候活塞被推回,水被推入出水筒喷洒出去。
这个机关说难不难,说简单也简单,最主要的就是在活塞的制作。
如果是后世,那不用说这个活塞肯定是要用橡胶来达成密闭的目的,但是如今这个情况,刘谈不得不把公输粲喊过来问他有什么想法。
公输粲看了之后笑道:“殿下不必担心,用牛筋就可以。”
“啊?”刘谈有些意外:“牛筋?”
公输粲认真说道:“没错,活塞这个东西我们公输家族也研究了出来,用木头雕刻成圆形,在头部挖出两道凹槽,然后用牛筋填充,能够起到密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