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去吃了几次,可不好去多吃,吃完了是给钱啊,还是不给钱啊?
给钱吧,何龙两口子不能收。不给钱吧,人家是开门做生意。
李和不喜欢拉扯不清,哪怕喜欢吃烤肉,也能忍着。
好不容易去了一次,摸着油乎乎的碗碟说,“洗干净些,这样不行的。”
他倒是不嫌弃,关键有嫌弃的。羊肉串不是多高深的技术,别家见着这里生意好了,立马就能在隔壁开一间。别家的卫生好,他家的卫生差,不是傻子都知道选哪家。
一天,客人不满意了,和气的要求碗筷重涮一遍,吴春燕斜着眼说没时间,没看正忙着呢。
客人说,那你给我开水,我自己弄。
吴春燕没工夫搭理,有桌客人结账呢,急吼吼的去收钱了。
客人急了,这做的什么生意。吴春燕不喜欢这客人语气,还跟客人掐了起来,李和是亲自上去打的圆场。
这脾气哪能行啊!
不能仗着生意好,欺客啊!
李和不方便说多,还没等他跟何芳说,老太太先急眼了,她眼里揉不得沙子,当晚对着儿子媳妇急嚷嚷,“跟客人吧嗒嘴儿,斜楞眼儿,谁教你们的规矩!你今个儿得罪一个,明儿得罪两个,我看啊,不用多久非得罪完了。”
吴春燕不服的道,“哪里有说的这么夸张,这人来人去的,不差人。有几个饭店是靠街坊撑起来的。”
“你要是真就这么点眼皮子,咱还是回家种地去。”老太太这话却是对着儿子何龙说的,“你爷爷那辈是生意人,我进何家门的时候,我常听他念叨,‘人有站相,货有摆样;顾客上门,礼貌相待;不分童叟,不看衣服;察言观色,唯恐得罪’你瞅瞅你们哪有是做的对的?”
何龙被老太太说红了脸,只是解释道,“你看到了,生意真的好,忙不过来,这个要烤串得烤,那个要啤酒得送,还要结账的,要收碗筷的,碗碟都是好不容易抽工夫洗出来的。”
何芳在旁边打圆场说,“我给你算了算你这阶段的生意,收入还成,你雇两个人吧,这样你忙得过来。何况这孩子天天上下学了,要人接要人送,都是要你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