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页

逍遥大亨[校对版] 赫墨 1217 字 2022-11-02

“得嘞,您放心吧!”旁边那摊位的老板倒是挺热心。

这老板蹬着三轮,杨靖在旁边跟着走,反正从这里到门口也不远。

这老板问道:“先生你怎么把东西运老钱那儿去啊?哦对了,老钱就是看大门的,我们都熟悉的紧。”

杨靖把自己因为没地方放东西才委托老钱帮忙照看的事给这位老板说了一遍,同时也说出了自己想要在周围租一间房屋的事情,结果这老板一听这个酒乐了。

“哎呦喂,这事儿您早说啊!我家就在西边的华威西里住,我家正好有一间厢房空着,您要是想租的话,我可以便宜点组给您。”

听到这话,杨靖也乐了,这可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

“好啊,老板你家里要真的有空房的话,我可以租下来。不过我只能租一天,我晚上就要走。我租这间屋就是为了盛放东西的。”

“这个我明白,您一说要租房子我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放心吧,您要是租我的房子,我保证您买的那些东西安全。我家那口子刚下岗,成天在家也没事,有那婆娘看着,安全方面您绝对不用操心。”

第184章 薛仁贵的“隔代兄弟”

一边走一边聊,杨靖也知道了这位地摊老板姓薛,大名薛仁发。

用这位薛老板的话来讲,他就是唐代名将薛仁贵的隔代兄弟……

这位薛仁贵的“隔代兄弟”是土生土长的燕京人,往上数好几代就在这块儿生活。

“这一大片地儿,在六十年代之前全都是水坑子和草洼,一下雨,那些水坑子和草洼中就全都是水,我小时候就是在那些水坑子里学会游泳的。”这位薛老板也是一个特能侃的主儿,走了没几步,就和杨靖侃上了。

“这一大片地儿以前真是烧砖的,以前叫潘家窑。这是因为早年间在护城河东边有不少砖窑瓦场,这潘家窑是其中的一家,因窑主姓潘,于是窑场以窑主的姓氏而得。这位潘窑主是一个外来户,据说是来自鲁省的济宁,一开始是烧琉璃的,结果这地儿的土质不成,烧琉璃烧不好,于是他就改行烧砖。

可这烧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在那位潘窑主来之前,这里就有七八家专门烧砖的窑厂了,用现在的话来讲,商业竞争那叫一个激烈啊。不过这潘窑主脑子活啊,他不仅严格控制烧砖的质量,而且还偷偷摸摸的多往里添砖,最关键的是,他还雇佣了好几辆大马车,凡是从他这里买砖的,只要不超过十里地,他都免费给送上门。你说这潘窑主做生意精明不?人家那时候就懂得送货上门这项服务了。

这位潘窑主的砖质量好,数量还多,再加上又送货上门,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其他的窑厂全都给收拾了,在这一片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据我爷爷讲,那时候来给这位潘窑主做工的人最多的时候可是有好几百人呢。这潘家窑村就是当年那些烧砖的聚集在一起慢慢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