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股份分配,白拿800亿

比如腾达集团想要掌握更多控制权,可以收购其他人的股份,现在已经到了1000亿估值,收购股份还会拉高估值,如果不收购股份,那就获得股份的投票权。

反正最后大家都收集股份,最后有人达到20那肯定百分之百拥有两个董事会名额。

如果没有超过5,另一家公司拥有151都算是拥有额外董事会名额。

有9名董事后,选出执行总裁,以后管理都将由执行总裁负责,要是其他股东有意见,那可以召开董事会表决,这和其他公司差别差不多。

杨舟还是提了一些建议,既然他们打算送20股份出来,杨舟觉得不如再多拿出20交给秘密基地。

有了秘密基地的全力支持,他们才能走得更远。

要是杨舟只是自己赚这么多钱,到时候一些人可能都会眼红,最重要的是开发于外太空必须要官方力量参与,就算是杨舟的航天公司也给了秘密基地49股份呢。

每家分给杨舟20,其实官方也相当于获得利益,但杨舟发现这些企业家真是太懂事了,那不如就再进一步,看看四个老总会不会继续让步。

原本杨舟还真没有想到要他们的股份,现在却是个好机会。

外界各种消息在乱传,小王总目前传出的消息最靠谱,那就是公司估值1000亿,具体四家航天公司的具体股东目前还没有公开。

杨舟给出的建议,四名老总很重视,他们觉得这应该是官方的意思。

但要是再拿出20股份,这部分股份正常情况下在董事会里面拥有2票投票权,其他人也很难联合起来,9票给出去3票,最后公司还能让他们做主吗?

开会无数次,最终他们还是妥协了,这样一来华国最多人参与的四家航天公司,每家的40都在杨舟和秘密基地手中,并且都有3票投票权。

杨舟的20比较特殊,依旧占据1票,不然10票最后会导致董事会有10位成员反而会出问题。

当然这也是大家为了限制杨舟的影响力做出的决定。

现在虽然3票在外,影响也不算特别大。

还有就是任总、张总还有许总王总几个领头人也不会亏,让出的40没有回收钱,这相当于将其他小股东的溢价,拿了一部分给杨舟和秘密基地,这算是感谢杨舟和秘密基地将名额给他们的谢礼吧。

磕磕绊绊中,花了好几天时间,终于把几家搞航天的公司捋顺了。

杨舟也是用的绿洲航天科技公司的名义控股,这样最大的股东依旧是秘密基地。

算起来每家都占了接近30股份。

初始时,几个领头的老总给了杨舟20给了官方20,需要将剩下的60股份中50拿出来融资或者出售股份。

这个和普通的融资和出售股份还不同,拿张明来举例,他成立的公司叫做深空探索航天科技有限公司,首先私人出钱400亿注资进公司。

随后公司的估值统一规定为1000亿,之所以要估值一千亿,那是因为要将付出的40成本转嫁到其他人身上,同时也让张明等人赚一笔钱,不然像是任总这样有钱的人,宁愿400亿都自己出,就只有自己一家控股。

出售了60股份是给所有当天参会的企业家,当然像是曹总、大小马总一开始就拥有10的股份和杨舟指定的人初始一样。

大家也都知道,需要这些有实力的人加入,以后才能快速发展。

这60一开始就回收600亿,其中张明先填自己拿出的400亿,意味着他赚了200亿,同时还拥有10航天公司的股份,这些股份也估值200亿,总共赚了400亿。

赚这么多钱,就是因为杨舟当初挑选了他们,因为已经达成共识,其他人也无话可说。

剩下拥有股份的企业家,每个人只有百分之零点几股份,甚至有的实力不济的企业家,只分配到01股份,他们也只需要出1亿就够了。

最关键,也最让所有人都不反感的是,他们出1亿,可能转眼腾达集团,阿狸集团大王总的大万集团就会翻倍或者好几倍的价格收购他们的股份。

因为他们也想再凑5股份,多掌握一个董事会席位。

具体花多少钱购买股份,这就要各家公司自己去谈了。

杨舟表面上赚了800亿,但压力也增加了,估值1000亿的公司,账户里只有400亿,只够买一艘基础的宇宙飞船。